(一)学科沿革
湖北理工学院“设计”学科可追溯到1995年开办的服装设计专科专业,该学科2004年开始招收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方向)第一届本科生,200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2年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2013年联合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开展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外合作办学,2021年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入选湖北省高校一流专业建设。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该学科始终坚持以设计创新为中心,突出实践教学与社会、市场相结合,融入学科前沿,逐渐形成了适应社会需要、服务地方建设、“艺工结合、知行并重”的办学特色。学院拥有“艺术学理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和“楚天学者”设岗学科、服装设计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美岛工业园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学科和教学平台。
(二)学科优势与特色
学科研究方向地域特色明显,结合鄂东南地区乃至长江中游悠久的吴楚文化历史和丰厚的矿冶文化资源;学科研究视角独特,兼顾艺术形式与文化语境,从艺术的维度挖掘工业文化特有的审美意蕴与生命活力;学科研究手段新颖,注重学科交叉、器道交融、文理交汇。利用武汉城市圈部属高校与省属高校对口支持合作计划的优势,加强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韩国庆北大学服装学院的交流与合作;协助我校国际学院开展与新西兰尼尔森—马尔伯勒理工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合作办学。为构建鄂东服装走廊和黄石服装新城等地方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位、推动城市转型发挥重要作用。
(三)学科研究方向
学科设有服装艺术设计、人居环境设计、视觉与信息设计三个研究方向。主要以本地区非遗文化与服饰文化、矿冶工业遗址保护研究、城市人居环境设计研究、数字媒体视觉设计、信息可视化设计、地区民俗艺术的视觉创新设计为研究内容,以传统手工艺与数字技术进行融合设计为手段,进一步探索服装与服饰设计、人居环境设计和视觉信息设计方面的创新应用,促进本地区现代设计产业向智能制造与高级定制转型升级,推动本地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武汉都市圈”“武汉设计之都”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四)学科队伍
学科团队现有成员19人,拥有博士学位成员占比32%。成员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1人、“东楚学者”计划1人;“鄂东南矿冶工业遗产数字化复原与虚拟展示研究”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1个。现已形成了一支年龄及学缘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研究方向稳定的学科团队。

“设计”学科召开学科建设工作布置会
(五)学科平台
学科现有“长江中游矿冶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公共文化研究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服装设计与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美岛工业园省级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省级教学和科研平台。
(六)学科成果
近5年来,主持省部级及以上项目6项,获省部级及以上奖项2项,出版学术著作(含教材)10部,纵横向科研到账经费1500多万元,发表核心论文30余篇。多项科研成果直接服务于黄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积极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及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科所属“服装与服饰设计”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服装材料学”、“服装设计与制作”为省级一流课程。其中,“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连续5年在校友会(艾瑞深)中国大学一流专业排名中位居全国前五。
“设计”学科举办第二届器物美学专题论坛
“设计”学科举办“育才杯”大学生创意设计大赛